祭祖三獻禮的流程與說明
台灣台中林氏宗廟為中部地區大宗性質的宗廟,正殿明間主祀林姓始祖比干公,及堅·祿·玄·泰·韜·披·昌·尊·范·九牧·廷玉·大用·子慕, 左右次梢間則祭祀其它進主至宗廟之各代世祖,左護龍下山明間為「開林太始祖殷太師比干」紀念室,右繞下山明間陪祀「祖姑」(林默娘,林氏宗親稱 為「祖姑」及土地公 ·
林氏宗廟對祭祀活動素極重視,每年的春·秋天祭均隆重舉行,從1921年至今的參拜從未間斷·宗廟各族親透過參與定期的祭祀活動,不但體現了慎終追遠的傳統美德,並且發揮凝聚宗族的作用,達到鞏固族親的目的·林氏宗廟 的春·秋大祭,是以宋朝朱熹所制定的<<朱子家禮>>,演化而成的祭祀規模, 主要儀式有初獻·亞獻·三獻等三大禮儀流程
 
林氏宗廟的祭祖制度與儀式
宗廟興建的目的就是為了祭祖,以凝聚宗族之間的向心力,與鞏固族親的團結,並達到慎終追遠·光耀門楣的作用·祭祀是宗廟運作的主要目的之一, 同樣的祭祀活動對應到不同的時空·人群,亦會有所變化,日治時期因台灣總督府與地方政府的關切,與太平洋戰爭的緣故,曾有一段時間變更祭祀的日期與祭祀方式,改採以日本神宫祭祀為主·戰後則因通貨膨脹·物資缺乏,而變更祭祖活動的祭祀供品,並取消供應祭後的響宴聚餐,以鹹粥取代的變化,亦有提供祭祀糕餅給族親·
春.秋大祭
林氏宗廟之祭祀制度包括大祭(春.秋兩祭);小祭(每月初一,十五)及重要節日參拜.以下分述之:
大祭之祭祀日期固定,春祭為農曆元月十二日,秋祭則為農曆十一月十二 日,其祭典儀式相當隆重並遵循古禮三獻禮進行,是林氏族人對祖先表達追思 與崇敬的具漿表現·由於林氏宗廟為突蘭其為中部地區林氏宗宗南之地位, 祭祀禮舉行之時,其主祭宫多會邀請擔任要職的林姓政府首長出任,如前文獻林衡道主委·前內政部林豐正部長、前台中市市長林佳龍等,說明了林氏宗 南在中部地區所代的宗族組織力量·
三獻禮即在典禮過程中,分別以初獻禮、亞獻禮、分獻禮三獻禮等過程,其禮儀過程繁複,參與主祭與陪祭 者,引和禮生等執事人員皆需身著古式長袍馬掛,以表慎 重與非常的儀式行為。並有北管樂團吹奏大、小樂以示隆 重和典雅。茲將祭祖典禮重要程序分述如下:
參與祭祖的主要人員可分為主祭者、陪祭者、引、禮 生、鐘鼓手、通等計三十四名。另有持「奉旨特祭牌」、 持「祭祖大典涼傘」二名耆老,代表尊崇的接、送神象徵, 此二位耆老的地位高於三獻禮祭典的執事人員。
林氏宗廟的裔孫組織分為七區,祭祖典禮則由七區裔 孫輪流擔任主祭,每區負責一次祭典人員的安排。祭祖的 儀式行為繁多,也都有一定的過程模式,這些動作都是屬 於「禮文」的範疇,如果祭祀裔孫能夠「行禮如儀」、心 存愛誠,就更能彰顯祭祀的「禮義」,否則就笑大方、愧對祖先,從參與網察的歷程中,發現幾個儀式的名詞甚至行為,以及在空間裡的對應關像都很值得探討,資以瞭解這些禮儀行為的深層意義·
 
1. 前尊後卑,左大右小:
所謂前尊後卑是指裔孫行止間的排列次序,主祭在前·陪祭在後·但是主祭·陪祭行止間,都有一位引導人先行,儀式進行時,當階上的司儀(古禮稱為 「通」高唱將要進行的儀式時,如果是需要主祭升階上香或獻禮時,引導人會先微笑面向主祭拱手揖禮·象徵:「抱歉!我先行,請隨我來!」主祭馬上微笑拱手回揖·並舉手讓行,象徵:「您請先行!」然後就隨著引導人隨後跟進, 升階行禮如儀·
再者如行「分獻禮」時,主祭、陪祭雙方主從易位,也是揖讓與空間互動·至於如林氏宗廟宗族龐大者,主祭有五位·陪祭五位,一樣是「前尊後卑、 左大右小」就準備位置,只是升階行禮時的順序,就由負責祭拜西二神龕的主祭人先行,依序是西一龕、中龕、東一龕·東二龕,如此東升西降,才得空間順暢.
所有儀式進行中,引禮生與其他於執事人員者,都不用祭拜;雖然他們也都是裔孫,祭祀大典時,他們的身分都是執事人員,等到大典結束,執事人員又回到裔孫身分,趕往神座前補拜一番,這也正是另一種代表身分的空間意識
2. 進退升降:
行祭祀裔孫等,為了祭祀上下台階、進退位之禮·有關台階,指位於拜殿下東西兩側的石階:{朱子家禮:稱「 祚階西階 」明清以後稱「東階西階」 有關升降位置,亦如前述,東階升西階降·左進右出之意·象徵著依據古先秦 之禮「尚左」行儀,晉見祖先如見天子般的大禮·
3. 左還右轉
以宗廟的「神主」立場為參考點·端看裔孫「左進右出」祭祀的過程,「左還右轉」的禮儀動作有二次·第一次是在裔孫上了「東階」之後,左轉行進到 各殿的「拜位」以前,正準備要「面向祖先」之際·第二次是在完成獻禮後, 再由「拜位」左旋行進到「西階」步口 ,正準備要「離開祖先」之際·
 
▶「左還右轉」的儀式設計,有兩個目的:
(1)矩形動線、莊嚴典雅:每個獻禮儀式祭祀者行止間「左旋右轉」,對應於二階上正殿、各殿的空間組群產生的動線,形成一個較大的矩形圖樣,並成
為一個循環,中規中矩而顯得莊嚴典雅。
(2)行禮如儀,但不肯向祖先,心存愛誠、面容怡然的瞻望祖先,當祭祀者行經各殿到達拜位之際,以祖先而言,樂見裔孫從「左」邊「還」回祭拜的 「正位」。
春、秋大祭的主要祭品係由宗廟行政人員準備,主要內容包括五牲(豬肉、 雞、鴨、魚、豬肚等)、漢席宴、十碗湯圓、十碗素料、四果(依時令,備齊四樣) 及仙桃、麵線、紅龜糕、財帛等。每一神龕前供案各準備一套,並另有三獻禮 所需之豬、羊各一(因應時代潮流,避免現宰動物的血腥場面,目前已改為麵粉製的素豬、素羊),宗廟獻柔毛(羊)、剛鬣(麵豬)象徵著古代的「少牢」 牲醴、並以酒澆灌豬羊,都象徵著祖先都在享用,是動態的空間觀念。
 
林氏宗廟祭祖儀式採行三獻禮,秩序如下:
儀式節奏有序·情緒漸進熱絡:典禮開始·擂鼓三通之後,從莊嚴而肅穆的氛圍開始,接以敬畏之心,發炮迎神·降神,眾裔孫鴉雀無聲的「凝視」禮文細節:「期待」祖先安然蒞臨的場景,令人印象深刻。
 
上香、初獻、亞獻禮儀,雖然「重複」的動作,在不同的「空間」表現不 同的「禮文」(從香案到殿前,從上香獻茶到正式獻禮},配合著傳統南管樂聲,氣氛漸漸轉為喜悅與熱絡,對祖先感恩之情溢於言表·
 
尤其是在行「謝胙禮」之後,眾裔孫自由參拜,而得到「祖先賜福」的滿足, 各個喜悅眉梢,場景熱烈·最後在「望燎」、「撤班」之後「食祖」,人神共歡的連續高潮樂章中,裔孫笑盈不斷·終至人潮漸退的回復「常時,悠然表象· 從以上的順序流程,我們發現祭祀行為的空間觀念,就如音樂演奏般的儀式節奏,井然有序,莊嚴典雅,禮文雖重複而變奏有序·禮器雖繁多而優雅簡潔, 禮義雖玄秘卻形之於「愛誠」喜色
 
傳承百年的三獻禮
 
{1}預備動作:
擂鼓三通(樂團擂鼓三次,引起所有人員注意)
響號(樂團樂手吹唢呐)
開炮(炮手發炮三發)
作大樂(樂團樂手奏管樂)
作小樂(樂團樂手奏弦樂) 
執事者各執其事(各禮生及引並執事者各就其位)
主祭裔孫就位(各就其席位)
陪祭裔孫就位(各就其位)
 
{2}行盥洗禮:中龕主祭在引的引導下,走到盥洗處,以虔誠的心情行使洗手洗臉的動作,表示清淨身心·(此時樂團奏樂,至復位停止)
 
{3}行降神禮:進香(禮生進香於主祭、陪祭者)
主祭、陪祭者及所有禮者一起隨引轉身(向後轉} 迎接拱揖(接迎一同鞠躬奉迎神駕,是時執傘者由左門出,執扇者由右門出·齊由中門入) 一同敬禮(參拜者一同敬禮三次)平身複位(所有人向後轉·執傘執扇者將之放回原位) {過程中奏樂,直到動作全部完成;
 
▲行盥洗禮



▲行迎神禮
(4)行迎神禮:一跪三次叩首(叩首、再叩首、三叩首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再跪三次叩首(四叩首、五叩首、六首)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三跪三次叩首(七叩首、八叩首、滿叩首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復位 
 
(5)行上香禮:引導主祭到香案前(奏樂至復位止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禮生進香付主祭掛受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上香。再上香。三上香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上香禮畢,禮生接主祭拜香,進於香爐奉納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三次叩首(叩首、再叩首、三叩首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復位 
 
(6)行初獻禮:引導主祭到林姓始祖考妣暨列祖列宗考妣之座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奏樂至復位止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跪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獻爵(禮生奉酒杯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獻饌(禮生奉肉腱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獻庶饈(禮生奉菜餚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獻果品(禮生奉水果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獻財寶(禮生奉紙糊品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「叩首。再叩首。三叩首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復位
 
(7)行讀祝禮:引導主祭到香案前(奏樂至復位止)
讀祝者,跪(讀祝者跪在香案右畔) 
俯伏(主祭陪祭及眾裔孫皆應俯首,須正立鞠躬靜肅以表虔誠敬意)
開讀祝(讀祝者作揖開讀之,以宏亮聲音朗讀祝文) 
讀畢後叩首。再叩首。三叩首 
復位

▲行讀祝禮
 
(8)行亞獻禮:引導主察到林姓始祖考妣暨列祖列宗考妣之座前
(奏樂至復位止)
獻爵(禮生奉酒杯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獻饌(禮生奉肉腱付主祭,接受作損畢,接置原位) 
獻牲禮(禮生奉雞魚付主祭,接受作損畢,接置原位) 
獻剛鬣(禮生拿酒杯到素豬前,以杯中之酒淋在豬身上) 
獻柔毛(禮生拿酒杯到素羊前,以杯中之酒淋在羊身上) 
叩首。再叩首。三叩首 
復位

(9)行分獻禮:
主祭裔孫讓位(主祭讓位,立於側以侯繼續祭拜}
引導陪祭到林姓始祖考妣暨列祖列宗考妣之座前 (奏樂至復位止)
獻爵(禮生奉酒杯付陪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
獻饌(禮生奉肉腱陪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獻牲禮(禮生奉雞魚付陪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
獻果品(禮生奉水果付陪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
獻庶饈(禮生奉菜餚付陪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
獻財帛(禮生奉金紙付陪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獻剛鬣(禮生拿酒杯到素豬前,以杯中之酒淋在豬身上)
獻柔毛(禮生拿酒杯到素羊前,以杯中之酒淋在羊身上)
叩首·再叩首·三叩首·興
復位
 
(10)行三獻禮:
裔孫讓位(陪祭退回原位)
主祭裔孫再就位(主客就原位:{奏樂至復位止)
引導主祭到林姓始祖考妣暨列祖列宗考妣之座前 {奏樂至復位止)
獻爵(禮生奉酒杯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獻饌(禮生奉肉腱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獻飯(禮生奉白飯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 
獻羹(禮生奉菜羹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
獻財帛(禮生奉金紙付主祭,接受作揖畢,接置原位)
叩首·再回首·三叩首· 興
復位 
(11)行飲福受胙禮:
引導主祭到香案前(奏樂至復位止)
飲福酒(禮生進酌倒酒,主祭接受,並做飲酒的動作,表示感謝祖先赐酒,要以衣袖遮住酒杯表示禮貌之意,作揖,禮生接回酒杯置回原位)
受胙肉(禮生拿一整塊熟的三層豬肉,主祭接受,並做享用豬肉的動作,表示感谢祖先賜福·讓子孫有福氣不缺溫飽,要以衣袖遮住酒杯表示禮貌之
意,做拱揖謝·禮生接回豬肉置回原位)
叩首·再叩首·三叩首
復位
▲行讀祝禮
 
(12)行謝胙禮:
主祭、陪祭者站在原地(奏樂同前)
|眾裔孫參拜(所有來參加的後代子孫皆可自由參拜祖先) 
 
(13化)祝、化帛禮:
讀祝者奉祝,執帛者奉帛,化財寶(禮生執祝與奉置於金爐,全部焚化後躬揖而回)
行三跪九叩禮 
 
(14)行望燎禮:
主祭裔孫、陪祭裔孫再就位(主祭陪祭者各就原位)
主祭陪祭裔孫詣于望燎所 (由引導引主祭、陪祭、禮生到金爐) 
望燎(禮生捧爵與尊,斟酒隨之) 
沃玄酒。(禮生將酒杯拿給主祭與陪祭,灌酒於金爐內,主祭陪祭各作拱揖行禮)
復位(各回原位)
 
(15)行謝神禮:
主祭與陪祭行三跪九叩禮(奏樂至復位止) 
 
(16)行送神禮:
所有人員一同平身向後轉
奉迎拱揖(執傘、執扇者同走向中門,站立)
 一同敬禮 
執傘者由左門,執扇者自右門而入,仍回置原位 
平身 
復位
 
▲行三獻禮
 
(17) 禮成:禮畢
撤饌(行政人員撤下所有供品) 
退班(各執事人員,互相拱手作揖,各自退散,換下長袍馬褂)
 
春祭與秋祭的祭祖活動,可謂林氏宗親對祖先表達追思與崇敬的具體表現, 此一繁複的祭祖大典,每年均隆重舉行二次,也是宗廟最重要的重頭戲。宗廟總幹事必須在典禮前三個月進行所有的聯絡籌備事宜,盛大的古禮祭祖活動, 由各區的主祭者負責各項準備工作,輪值區需到宗廟準備祭典牲禮、葷、素菜桌,祭典後辦桌請參加的族裔享祭餘。
 
春祭與秋祭的儀式並無重大差別,春祭有時會多了牌位進主的典禮,但都在祭祖儀式之前進行。無論春秋二祭,每次祭祀過程長約二個小時,且需要進行三跪九叩的儀式,多達十回,因此上了年紀的宗親長老們,體力往往無法負荷,近年來已多由中生代的宗族後輩見習與傳承。
 
 
 
所有祭祖典禮相關活動結束後,宗廟會將各項供品,如壽桃和紅龜粿分送給參加者帶回分享祖先的庇蔭祝福。過去宗廟也會準備鹹粥當做點心,參加的族親可以吃完鹹粥後再回家,近年來已取消鹹粥供應,全部改以辦桌方式,讓參加祭典的族親享用祭餘,並藉此連絡族親的感情。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