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宗廟的匠師群一深厚紮實的文化底蘊
李乾朗認為台灣有三大宗廟,計為西螺張廖家廟崇遠堂、台北大龍峒陳悅記祖宅(陳氏家族祠廟),與台灣台中林氏宗廟,台中林姓宗廟募集中部各大林姓族裔資金興建,其建築與裝飾之講究更是其他二者無法比擬,建築該宗廟的 匠師,更是一時之選。
大木作匠師:陳應彬

陳應彬,祖籍福建漳州,同治3年(1864年)出生於板橋中和,昭和19 年(1944年)逝世,享壽80歲,為著名的大木匠師,他承繼了漳派大木技術, 並將之發揚光大,業界尊稱為「彬司」。
「明治41年(1908年)北港朝天宮開始改建,陳應彬受邀擔任改建主持, 當年陳應彬 44 歲,三川殿著名的假四垂歇山重簷,亦有螭虎看架在簷口,建築 造型非常罕見及華麗,北港朝天宮成為他的名作,完成後從此聲名大噪,各地的廟宇皆爭相邀請陳應彬為其主持,奠定了在業界中的地位。
陳應彬所設計的特色風格,結合了漳、泉、福州等風格,陳應彬將之融會貫通後,創造出屬於彬司派的寺廟,不過因他承自漳派,仍有濃厚的漳派韻味在裡面。除了秀麗的橢圓形藻井外,最為人稱道的是斗栱的運用,尤其是螭虎的造型無人能出其右,擅長假四垂的歇山重簷結構,為台灣本土出身的大木匠師翹楚。除了大木作之外,亦擅長設計神龕、家具,台北陳德星堂的神龕、供桌、燭台,也是出自於陳應彬之手。在林氏宗廟裡,陳應彬亦有非常精采之作, 在宗廟設計了三座巨大的神龕和螭虎栱,與廟宇搭配起來相當協調,且用的材料極為珍貴,為上等的阿里山檜木,被譽為近代神桌中,最高峰之作。
陳應彬為台灣的寺廟建築貢獻相當多的心力,為20世紀初期,最重要的廟宇建築師。陳應彬的建廟速度之快,保守估計至少有五十座廟宇,平均下來幾 乎每一、二年就完成了一座廟。陳應彬為日治時期少數能與「唐山師父」分庭 抗禮的台灣本土大木匠師,當時有「南益順北彬司」之美譽。
 
木作鑿花匠師:黃龜理

黃龜理,為木雕鑿花名匠,本名黃紅嬰,祖籍漳州,明治35年(1902年) 於樹林出生,民國84年逝世,享年93歲,人稱「龜理司」。大正元年(1912 年),舉家遷移至外員山(今新北市中和區),12歲時跟著何秀才學習漢文, 接受漢文的啟蒙教育。黃龜理兒時在板橋長大,在板橋的接雲寺裡,看見廟中師傅們正在雕刻,受到啟發,大正6年(1917年)向陳應彬拜師,學習木雕。 拜師第一年,以打掃、接送先生、整理等雜事為主,拜師第二年後,陳應彬開始教授雕刻的技巧,原本以大木作為主,但當時身材瘦小的他,大木作必須扛木料,造成體力上很大的壓力,後以專門學習雕刻為主,另外也曾向潘揚久學習佛像雕刻,向徐陽平學習風水觀念。
大正9年(1920年),18歲的黃龜理已出師,後繼續自修兩年,便將作品藉由師兄轉交給師父看,陳應彬認為黃氏已有擔綱的能力,在許多工作上, 不吝嗇的給予黃龜理承接,例如:大正11年(1922年)負責台灣台中林氏宗廟的頭手工作,台灣台中林氏宗廟為其代表作;大正12年(1923年),也應陳應彬的徵召,負責雕刻木柵指南宮的重要花部;大正13年(1924年)至昭和3年(1928年)應師父邀至台中樂成宮修建。
黃龜理的雕作,以傳統裝飾風格為主,相當細膩、栩栩如生,尤其是獸類雕作,雕塑出來的姿態、眼神,具有十足的架勢跟精神,高超的技藝水準獲得了相當的口碑,讓他名聲大噪,之後也因此獲得了許多重要部的工作。
黃龜理在傳承技藝上,亦不遺餘力,不吝於教導後輩,民國53年(1964 年),黃龜理應李梅樹邀約,於三峽祖師廟進行重要花部的雕刻。同年,應李梅樹邀請至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組授課,直到民國63年(1974年)才 辭聘,教學期間共長達十年。
黃龜理木雕技藝相當出眾,於門、窗、神龕皆有獨特技法,在作品意義上, 也因曾受過漢文教育,以雕作的內涵來看,更加生動,不流於匠氣,為台灣留 下珍貴的傳統藝術作品,其才華、態度皆令後輩們佩服、敬仰,台灣台中林氏 宗廟許多木雕作品皆為其代表作。
 
 
金瓜筒,瓜筒的一種。瓜筒吊磬牌象徵吉慶,在台灣古建築常見,尤其是彬司派的 瓜简常用。大通之上以「二通三瓜」的疊斗,縱向承接屋頂
彩繪匠師:郭新林

郭新林,為著名的彩繪師傅。彰化鹿港人,明治31年(1898年)出生, 民國62年逝世,享壽75歲。伯父郭友梅(郭柳),鹿港有名的彩繪世家。郭
新林自幼隨著父執輩學習彩繪及書法寫字,在耳濡目染下,成為郭氏第三代家 族中,最具代表性的人物,稱「新林司」。郭新林兒時備受長輩疼愛,尤其極受伯父郭友梅所關愛呵護,從日後多幅建築作品中,可發現落款「仿友梅先伯父筆意」,顯出他與郭友梅的深厚情感,在林氏宗廟的落款則為「鹿溪釣人」。
明治38年(1905年),郭新林入鹿港公學校就學,就讀期間,常跟著父親郭福蔭,至私塾學習中國傳統故事及 古文,郭新林於明治44年(1911年) 公學校畢業,無法繼續升學,但依然努力自修古籍經典及彩繪技藝。
郭新林國學根基甚佳,對詩、書、 畫造詣精湛,清末貢生吳德功聽聞其素養,特邀他相談,相談後,佩服當時年僅25歲的郭新林在文學、技藝上皆備, 並邀聘他為彰化節孝祠的彩繪主筆,從此聲名大噪。同年亦受邀至二林陳進行工程,在二次大戰前,不斷受邀至中部各地的宗廟、豪宅工作,且受到高級的禮遇與款待。
郭新林進行彩繪工作時,態度非常 嚴謹、認真,其精神令人感到尊敬,郭 新林的作品風格極具特色,作品有傳統吉祥的意涵,也有現代的油彩風景畫風, 在人物、花鳥的呈現上非常細膩且多樣,他的作品尤以垛頭的曲團螭虎造型最佳,主要作品有台灣台中林氏宗廟、 彰化節孝祠、彰化南瑤宮、鹿港天后宮、 鹿港龍山寺等等。彩繪作品遍布台中、 彰化等宅第、宗廟及寺廟,後期作品又以鹿港龍山寺及天后宮最受稱善。

大樑上的彩繪是郭新林的作品,鳳凰呈祥
 
龍柱石雕匠師:辛阿救

辛阿救,又名辛亞救,或簡作辛救,為著名的石雕、龍柱匠師,光緒12年 (1886年)出生,昭和3年(1928年)逝世,得年42歲。祖籍福建省泉州市, 師承奧東名匠,自小生長於惠安,惠安有歷史悠久的惠安派石雕,鄉人們多以此為生,且工匠技術多為家族傳承,其父親、兄長也是石匠,在耳濡目染下, 辛阿救有著豐厚的技藝根基。
明治37年(1904年)辛阿救來來台灣工作,早年都在新竹、北埔、苗栗一帶。 大正3年(1914年),辛阿救於苗栗獅頭山勸化堂進行龍柱的雕塑,其工法沿襲了北埔慈天宮的師承傳統。大正5年(1916年)後,搬遷至台北三重,憑著努力與天賦,邊做邊學,改良傳統師承的風格,豐富了許多美感,從此奠定自己的石柱特色。
大正9年(1920年),於艋舺龍山寺的正殿雕刻了雙龍柱,從此一戰成名, 各地的宗廟、寺廟廣邀辛阿救為他們打造石雕、龍柱,辛阿救的一生,從北至南雕了無數的作品,從台北的艋舺龍山寺、新竹城隍廟、北埔姜氏家廟、八里天后宮、中港慈裕宮、台灣台中林氏宗廟、豐原慈濟宮.等等,都有辛阿救華麗的作品。
辛阿救所打造的石雕特色非常顯明,雕工流暢,他擅長雕刻蟠龍八角柱, 蟠龍八角柱為清末典型的作風,非常華麗、栩栩如生,且上面雕有人物、文字, 造型既典雅又有氣勢,尤其在打造龍頭、龍身轉體的部分,相當動人出色。龍柱為台灣廟宇最普遍之形式,台灣台中林氏宗廟共有三對雙龍柱,雙龍柱的造型為八角柱,上面刻有人物、文字,雙龍造型蜿蜒俐落,相當霸氣。
 
 
石雕匠師:蔣稍
 
蒋梢,廣東惠安人,生於咸豐10年(1860年),主要作品有豐原慈濟宮 (1917 ~ 1925年)、中港慈裕宮(與辛阿救對場)等等。石雕方面,不論圓雕、浮雕、透雕,都能精緻生動,如三川五門上共有十塊石窗檯欞是出自蔣梢之手,題材內容取自隋唐、三國、封神演義、列國誌等,在雕刻技巧均屬上乘, 三川殿裙堵龍爿以水磨沈花工法雕有牡丹花與白頭翁,寓意為「富貴白頭」, 虎爿則有壽石、蜜蜂、猴子,寓意「萬里封侯」。龍堵的齣頭為「畫龍點睛」, 虎堵為「楊香打虎救父」,艱鉅精深莫此為甚。
石雕匠師:李闊嘴
 
李闊嘴,來自惠安的石匠師,出生於清光緒初年,日治初期受聘來台,曾主持多座寺廟石雕,是陳應彬經常搭配的石雕師傅,其中以台灣台中林氏宗廟、 旱溪樂成宮及台北木柵指南宮的石垛最負盛名。
當時很難從中國進口材質較佳的泉州石材,因此李闊嘴所運用的石材多為台灣觀音石,並搭配花崗岩、砂岩等材料,如林氏宗廟在三川殿牌樓面的石雕 作品裙堵、櫃台腳等處,才會適當使用泉州白石點綴其間,活用石材色澤搭配 的視覺效果,極具靈巧度,也幫林氏宗廟節省不少高級石材的費用,其他如三川殿梢間的書卷竹節石窗與八卦窗,也是李闊嘴的得意作品,充滿力與美的代表作。李闊嘴的作品包括有石狮一對、門枕石、三川殿牌樓面石雕、御路、柱 礎石、石雕窗扇等。
正殿裙堵【麒麟堵】少數用泉州白石的石雕作品
憨番扛大樑的石雕
 
石作「御路石」,坐龍姿態霸氣,左抓王印,右拿文昌筆
 
 
 
剪粘匠師:蔡錦
 
蔡錦人稱「錦司」,泉州著名陶匠師,擅長剪黏。蔡錦屬蔡騰迎家族,曾於大正元年(1912年)來台參加北港朝天宮屋脊人物與花鳥的製作工程,之後又陸續作了豐原慈濟宮、台灣台中林氏宗廟。其先祖為一經堂蔡騰迎,在清同治初年曾來台施作神岡筱雲山莊、台中文昌祠等,神岡的神岡筱雲山莊有大型交趾陶裝飾,落款為同治丙寅年(1886年)晉水一經堂蔡騰迎作;潭子的摘星 「山莊建於同治末年至光緒初年(約1875年),交趾陶裝飾極為豐富精美,落款題為晉水一經军,並有蔡氏印章。台灣台中林氏宗廟的交趾陶李乾朗教授調查,具有泉州交趾陶的華麗特色,是蔡錦的作品。
在裝飾題材上,從清末時期到日治時期變化並不太大,包括傳統戲劇人物類,如傳統戲齣或歷史的故事;吉祥蟲魚鳥獸類,如龍、麒麟、鳳凰、螭虎、蝙蝠、 蝴蝶等;带有吉祥寓意的花果器物類,如松、竹、梅、牡丹、壽桃、石榴、香爐、 如意、磬牌、博古等,還有詩詞文字類;山水亭樓多作為背景,以襯托戲劇中的人物情節,日治時期的動作較具動態與張力。
交趾陶的釉料採用的是「寶石釉」,寶石釉為亞鉛融塊釉,需經過高溫鍛燒熔融,待冷卻後再加工而成,製作過程較為繁複,但燒成的釉色穩定,色調較平均,具有透明感等都是它的優點。常使用的色彩為古黃、淺黃、濃綠、海碧、 寶藍、紅豆紫和胭脂紅等色,交趾陶呈現出飽和與鮮豔的色調,色澤溫潤璧澤, 典雅古樸。
 
 
參與台灣台中林氏宗廟的匠師群,除上述大木匠師以陳應彬匠師為主,搭配之主要匠師有石雕匠師李闊嘴、辛阿救、蔣梢;彩繪匠師郭新林、交趾陶匠師蔡錦等之外,還有泥水匠師廖伍、圬工張國志等,其他大小工多達一百多人, 多為彬司就地延聘中部地區之匠師。 依據建築帳目得知,該年度支出建築費用計達四千四佰參拾六円四角,請款入相當多。主要材料供應商有東勝材木商會、 金山金物店、老松發商店、聯興商店、協興商號、天梯商店、竹林軒、仁記商號、 進平商店、捷發商號、協和商行、琢如昌石店、隆順、仁勝、義和,建築現場可以說是熱鬧滾滾,人聲鼎沸,非常壯觀。
據林氏宗廟所藏大正十四年《經費受拂合計簿》第一冊所列(工事費 · 建築費) 中所列細目,請款匠師有廖伍、林榮、和昌、李乞、尤乞食、林秋芳、游竹興、曾(氏) 富、葉卻視、楊魏雲、林阿陣、蔡烏金、曾德發、林條理、林紹培、陳天、林漢、 蔡金田、陳金錄、蔣富如、詹顯達、蕭排、賴火源、吳德昌、陳要、林相、 有田喜藏、王豹、洪益、林阿芳、吳文榮、林藝德、鄭地、李其華、葉選、呂朋等人。
三川殿與正堂之間以過水廊相連接,屋頂正脊中央置一摩尼珠即太陽
 
TOP